“900+蓬松度”“专柜上万元”“贵了随时退”在以羽绒制品为主的直播间里,主播卖力地吆喝着自家产品的优质性价比,90%鹅绒填充的产品,却卖到了十分亲民的价格:49元的羽绒马甲、159元的鹅绒服,接二连三被摆上小黄车,成了冬季热销款。
然而,一条“羽绒服吊牌标70%绒量,实际含量为0”的热搜却戳破了羽绒制品的“温暖”假象。近日,浙江湖州警方查获7万余件0绒量的假冒羽绒服。紧接着,央视《财经调查》栏目也曝光了江苏南通厂家以“飞丝”代“绒”的骗局。
劣质的羽绒服不仅无法暖身,还寒了人心,同时也暴露出监管漏洞和行业乱象。对此,2024年12月11日《福建法治报》普法之窗栏目记者邀请上海锦天城(福州)律师事务所蔡思斌律师,为消费者解析相关法律知识,揭露假羽绒背后的问题,提醒群众擦亮眼睛,依法维权。
采访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