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并非法外之地,发布贬损他人图文应担责——福州律师推荐阅读
本案案情不复杂,但可能是大家在朋友圈都有见过。如有人在朋友圈指明道姓地发泄对他人不满,甚至辱骂诅咒等。如此行为,如被辱骂人认真对待依法维权的,行为人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案情简介:原、被告互为对方微信好友。 2020年6月3日下午12:01,被告使用其微信发布图文朋友圈消息。图片为其与原告9张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截图显示双方对原告是否已全部结清相关款项给被告存在 [...]
本案案情不复杂,但可能是大家在朋友圈都有见过。如有人在朋友圈指明道姓地发泄对他人不满,甚至辱骂诅咒等。如此行为,如被辱骂人认真对待依法维权的,行为人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案情简介:原、被告互为对方微信好友。 2020年6月3日下午12:01,被告使用其微信发布图文朋友圈消息。图片为其与原告9张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截图显示双方对原告是否已全部结清相关款项给被告存在 [...]
民间借贷案件中,常有借款人在借条中未写明借条,但实际有付息行为。法院一般会认可双方口头约定利息存在,而不支持借款人所谓定期还本或其他付款名义的说法。 案情简介:2011年7月29日,朱梅向蔡晓明汇款294000元。同日,蔡晓明向朱梅出具了一张借款金额为300000元的借条,借条中未写明借款利息和借款期限。借款发生后,朱梅自认收到的还款情况如下:1.蔡晓明账户 [...]
近日,武汉一公司为防止员工摸鱼要求员工下班发手机电量消耗截图的新闻冲上了热搜,引来了广大网友的纷纷吐槽。最初看到这个新闻笔者只觉得疑惑,这不是只要下班前提前充好电就可以解决了么,这有什么意义。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要求员工发送应用电量消耗截图。虽然这样单靠充电就不能解决了,但并非没有破解之法,员工只需要再低价购买一个手机即可。 近些年来,公司为对付员工的手段 [...]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乏出现为规避税收或经营便利等事由,企业将应收账款让股东用个人账户进行收取。例如,公司房产出租,租金由股东账户收取,该行为看似无害,实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充满法律风险。 众所周知,企业应依法经营,还需依法纳税。而上述收租方式,首当其冲面临涉税风险。通常而言,企业出租房产需缴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地方教育附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 [...]
案情简介: 2014年4月29日,张正因购房所需,向某银行南湖支行申请借款392万元,双方签订《个人购房借款及担保合同》一份,合同约定:贷款金额392万元;若张正未按合同约定按时还本或付息的,某银行南湖支行有权宣布本合同提前到期,提前收回已发放贷款的本息并要求支付费用;贷款发放后,借款人或抵押人与售房人或其他第三方就该房产有关质量、价格、权属、条件或其他事宜 [...]
二手房买卖有时会出现很神奇的乌龙事件,让人哭笑不得,无可适从。有的确是卖家设置的坑,但有时到底是不是坑,谁在说谎话就很难判断了。案件判决虽然有最终结果,但真实情况又是如何,不可知不可知。各位可自行判断。 案情简介:2021年初,福州一买家通过中介交易买了一套二手房。不想入住不满一个月,就接到福建省一厅级单位办公室向买方发送《关于禁止使用我厅产权 [...]